今年以来,来宾市信访局根据《中共来宾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法治建设有关责任分工表的通知》(来法治办发〔2023〕11号)和《中共来宾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共来宾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来法治委发〔2024〕2号)和《来宾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任务分工表》(来法治办发〔2024〕8号)等文件精神和市委依法治市办工作要求,围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紧紧结合本部门职责和工作实际,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结合工作实际推进法治建设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单位主要负责人坚决扛起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分别通过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会、支部党员大会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与信访工作结合,以《信访工作条例》为遵循,聚焦“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等“五个法治化”,形成“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的良好工作局面。全市信访总量2868批次3928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9.61%和30.11%,“控增量”的工作目标和成效不断显现全市信访秩序良好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取得良好进展。今年是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之年,我们紧紧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工作目标要求,畅通信访渠道,优化信访流程。我们坚持稳字当头,围绕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加强矛盾隐患源头治理,强化信访风险预判预警,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没有发生因信访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的个人极端、群体事件和负面舆情炒作事件。圆满完成今年全国“两会”、自治区“两会”等驻京驻邕信访安全保障任务,均实现了预定目标,得到自治区信访局的充分肯定。全区13项信访工作考核数据,我市有11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及时受理率、国家信访局督办信访事项按期改进率等6项指标排全区第一。
(三)上年度存在问题整改取得积极成效。针对上年度推进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信访上行突出问题,我们聚力推动预防法治化,做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头到市信访局和象州县开展接访下访活动,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1365人次,接待群众1426批次2534人次,成功调处1608件矛盾纠纷和化解1124件信访问题。全市进京访32批次51人次,为全区最少,进邕访85批次144人次,为全区第二少,信访上行态势得到有效控制。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问题依然存在。信访人不信司法权威,只信党政机关权威,不相信司法救济程序,只信任信访救济途径;认为找到上级有权人,用不受法定程序限制的非常手段可以一次性解决问题;甚至以闹访方式,在公共场所聚焦,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滞留,在领导开会场所堵截等,以破坏社会稳定,施加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的方式,达到解决诉求目的。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部分信访群众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且受固化思维模式影响,提出的诉求不切合实际,解决过程中没有政策或者法律依据,就认为信访部门后者责任单位不作为、乱作为,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信访形势。
(二)案结访未息。《信访工作条例》和《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是办理信访案件“三级终结”法律法规,部分信访人的信访事项经三级行政机关依法处理、复查和复核后终结,不再受理,但始终坚持过高诉求,不达目的不罢休,长期纠缠,闹访或越级上访。
(三)司法维权渠道不通畅。告状难、执行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打官司的结果从法律层面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受损止损的心理预期,加之一些群众从主观上对执法和司法机关不信任以及 “打官司”成本较高,导致大量涉法涉诉案件涌入信访部门。
三、2025年度法治建设计划
2025年,我们将根据市委依法治市办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结合信访工作实际,不折不扣推动各项法治建设工作措施落实落细。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把上级要求变为具体方案和行动,从源头上防止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不因执行政策错误导致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受损而引起信访行为。同时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用合法性保障行政行为的正当性,用合理性提升行政行为的群众满意度。
来宾市信访局
2024年12月30日